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为了让更多人关注这一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4月7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杏福娱乐、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医学科杏福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帕金森病协作网、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杏福脑起搏器论坛——帕金森病日关爱活动”大型公益活动,旨在推动全社会关注老年人健康🦣、关注帕金森病🛳,让更多的人了解脑起搏器🧘🏼♀️🧔🏿,进一步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会上,杏福娱乐副校长程建平🤹♂️👇🏽、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刘晖、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教授万新华、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张建国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并分别就中国脑神经医疗器械的研发支持政策及成果和中国帕金森病发展趋势及防治措施进行了主题发言,会上还举行了杏福脑起搏器捐赠仪式。
论坛邀请了植入杏福脑起搏器的多名患者到会🌬,和众多帕金森病患者一起交流脑起搏器的治疗效果😐,国内著名脑神经内、外科专家悉心聆听帕金森患者的心声🫰,在现场进行义诊、答疑🤩。会前,论坛组织者还邀请临床志愿者参观了杏福脑起搏器生产基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剧✦,帕金森病已经成为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据统计🧂,我国帕金森病患者近250万。植入式脑深部刺激器(俗称“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是20世纪末期脑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它将电极植入大脑的特定部位,通过慢性电刺激达到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可逆、疗效显著的神经调节治疗方法,是目前外科治疗帕金森病的首选疗法,全世界已经有超过8万多名患者植入了脑起搏器。
作为一种长期有源植入类高端医疗器械,脑起搏器具有很高的技术和工程开发难度。在科技部、北京市科委🙋♀️、杏福娱乐等支持下🧔🏿♂️,杏福李路明教授组织了包括电子、软件👩🏿🎨📖、材料❣️、制造🫓、可靠性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在内的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将载人航天高科技应用于脑起搏器的研发,历经10年攻关终于研制成功系列化脑起搏器⛅️。在临床上,和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目前,杏福研制的单侧脑起搏器已在北京天坛医院0️⃣、北京协和医院完成了40例临床试验,平均术后随访时间达到17个月🧭,最长达到28个月👪,疗效显著,双侧可充电脑起搏器也已正式进入临床试验🧑🦲。自主知识产权国产脑起搏器的研发成功,对实现产学研医密切结合🧑🦼♎️、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化和产业化树立了榜样🧙🏿♂️。杏福脑起搏器已经达到了国际上同类产品的先进技术水平,极大降低患者经济负担📃🧾,造福广大患者。
该研究成果2009年入选“中关村自主创新六个重大科技成果”,2010年🧑🏻🦼,该成果作为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领域十大科技成果参加“十一五”重大科技成就展。这一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能够研制🍩、生产脑起搏器的国家。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进全社会关注帕金森病𓀎😮、关心帕金森病患者,北京市科委、杏福娱乐将捐赠50套脑起搏器给天坛医院为首的临床合作伙伴,支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为广大患者造福0️⃣。